推動農業農村發展,改革能提供不竭動力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。市委農村工作暨全市脫貧攻堅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要求,堅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調動和保護農民積極性。這為我市解決“三農”問題、做好“三農”工作明確了繼續前進的動力來源:要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,堅定依靠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決定性力量。
2018年,我市成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國家整市試點,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。但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要求相比,我市農業農村發展仍然面臨一系列亟待破解的矛盾和難題。鞏固鄉村振興良好開局,提振全市轉型崛起士氣,我們必須下大力解放思想,著力推進改革創新,堅持用改革的方法去破解難題,促進農村資源要素流動,激發廣大農民活力,匯聚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。
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。抓好重點領域改革,才能做到“一子落而全盤活”。要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制經濟,推動資源變資產、資金變股金、農民變股東,促進農民財產性收入穩定增長。要積極推進農村農用地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等“三塊地”改革,爭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、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各類改革試點。要把土地托管作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實現形式,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入股、租賃等方式統一經營農戶土地,讓農民在經營權出讓中實現財產增值。
鄉村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,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。創新鄉村治理體系,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。要深化村民自治實踐,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,扎實開展好村(社)治理新體系試點工作,探索“黨建引領、‘三治’融合”的社會治理新模式。堅持以創新推動鄉村走向善治,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才能進一步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。
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必須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。尊重農民意愿,才能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、支持改革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。市委主要領導特別從黨的宗旨、改革經驗、國情市情等方面強調尊重農民意愿這條原則,既是對農村改革最終目的的重申,也是對做好全市“三農”工作的提示。在深化農村改革的過程中,必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,充分尊重群眾意愿,將農民群眾擁護不擁護、贊成不贊成、高興不高興、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。
改革開放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,是鄉村振興的制勝法寶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要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,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全國試點任務,真正讓農民享受到改革紅利,不斷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能。
|